近日,教育部思政司党支部以《共克时艰、勠力同行》为题致信全国高校辅导员。这封信致敬广大辅导员们在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保障学生安全、维护校园稳定等方面所付出的艰辛;激励广大辅导员们坚守初心使命,践行岗位职责,时刻保持战时状态,全力守护学生们的平安健康,当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的“大考之人”,早日夺取抗击疫情斗争的全面胜利。
这封特殊意义的“家书”,是纸短情长的力量,是伏惟珍重的感动,是遥寄祝福的坚守,更是抗击疫情最吃劲的时候对全体辅导员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的又一次深度动员。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我校辅导员随时听从召唤,争当防控战“疫”先锋,他们时刻不忘“以生为本”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坚守工作岗位、强化责任意识、积极应对疫情,为坚决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保障全校学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目前疫情防控工作正是最吃劲的时刻,“娘家人”暖心的话语在我校辅导员中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在疫情面前,必定会以坚定的信念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与祖国同命运,与时代同呼吸,与学生共患难,将继续发扬学工队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作风,跑赢战“疫”最后一公里。
商学院辅导员王浦燕玲: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抗击疫情。“娘家人”的来信让我备受鼓舞,同时深感其责任重大。学生的安全健康是每一位辅导员最大的牵挂,收到学生们发来的“正常”“健康”才能安心。眼下已经到了抗击疫情最关键的时候,我将继续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引导学生坚定信心,做好防护,不信谣、不传谣,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物流与电子商务学院辅导员章丽萍:家书暖心,抗“疫”强心。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彻底改写了2020年寒假的定义,抗击疫情成为了这个假期最重要的“作业”。作为一名辅导员,不像“白衣天使”走在抗疫最前线,有的只是一次次的统计排查,一天天的温馨提醒,一个个的安抚电话。这封“家书”,让我们更加确信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也更加明确了我们的职责之重。负重前行,并肩战“疫”,我们一直都在!
法学院辅导员华瑞驿:危急看党员,关键冲上前。作为一名辅导员,在疫情面前,首先要做好对学院全体学生的精准排查和动态掌握,做到全覆盖、无死角,以坚强的党性引领学生同心筑牢疫情防控坚实的防线。同时,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就业创业辅导、研究生复试辅导,不要让疫情影响学生的前途!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学生的安全健康就是广大辅导员的共同心愿!
文化与传播学院辅导员杨霞霞:字字句句,纸短情长,言语之间是教育的温度。这场突然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我们每个人的心。当我认真读完这封信以后,这段时间以来工作的种种画面,仿佛跃然纸上。作为高校一名辅导员,虽不能如白衣战士身赴抗疫的最前方,却在每日与班级的近二百名学生联动中参与着“战斗”,一通通电话,一个个短信,一句句“今日体温是否正常”、一声声“请做好自身防护”、一段段“温馨提醒请关注”,当看到每一位学生的回复“健康”“正常”“谢谢”,尤其收到学生发来的“老师,在惦记我们的时候也要注意休息哦”,我与学生,远隔千山万水,依然编织了有温度的网络。疫情无情人有情,我和学生干部们就是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中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
外语学院辅导员韩颖:教育部思政司党支部发布了致全国高校辅导员的一封信,纸短情长、声声真挚。肯定了我们在这场战役中,能以大局为重,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能坚决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不忘初心与使命,以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投入到这场无硝烟的战役中。我作为一名思政辅导员深受鼓舞和感动,并为自己是一名辅导员而感到自豪,今后更加要以实际行动,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开展抗击疫情防控工作。疫情无情,人有情,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深感高校学生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面对疫情,我们都是无畏的“战疫者”,更是坚守初心的践行者。我将与学生一起,打赢这场人民的防疫战争,在春暖花开的时候,相聚在万里校园。
设计艺术与建筑学院辅导员宋佩:纸短情长,教育部思政司党支部的这份“家书”,让广大辅导员收获说不尽的温暖和用不尽的力量。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行动是驱散恐惧和担忧最好的方式。根据工作安排,我始终站在一线,帮助居民和企业同时做好防疫和复工工作,在这过程中,设计学院团委团结广大设计青年,用手中的笔,用心中的爱,创作出一幅幅充满催人奋进、战胜疫情的作品,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我们坚信严冬过尽绽春蕾,春蕾馨香满万里。
生物与环境学院辅导员邵佳蓉:学习了教育部思政司党支部致全国高校辅导员的一封信,“纸短情长,伏惟珍重”温暖了我,也使我深感自己身上的责任与担当。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无数逆行者让我感动。我们与班主任一起,严格排查,及时掌握学生动态,对所有学生“一日一报”,对疫情严重地区的学生做好跟踪联系,并且做好参与这场战疫学生志愿者的关心关爱工作,做到动态跟踪,做好青年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疫情不止,战斗不息。春天来了,樱花就要开了,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大数据与软件工程学院辅导员蒋颖:初心就是情怀,使命就是担当。疫情来临,如何确保远在“千里之外”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平安健康,开学时一个都不能少,我们任重而道远!一方面我们要身体力行做好党和国家疫情防控理论的宣讲者,另一方面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知学生冷暖,解学生困顿,导学生思想,引学生成长,只要学生有需要,我都与他们同在!惟愿,凛冬散尽,疫情得控;沉舟侧畔,万木春来;人间山河,无恙且安。
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辅导员金津:当前正值举国上下一心抗击新冠肺炎的关键时刻,“娘家人”的这封信让我们一线辅导员倍感亲切与温暖。我虽不能像“白衣天使”一样奔赴前线,也不能像科研工作者攻坚克难,我能做好的就是坚守自己的岗位,做好所带班级290名同学的思想工作,关注他们的动态,特别是重点地区学生,为他们提供就业服务、考研指导,当他们的聆听者。我相信我们能当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的“大考之人”,请国家和学校放心!
基础学院辅导员张叶:每一个被我们记住的日子,都将成为生命里不可复制的那一天;2020年的这个春节,注定将被我们铭记。这个假期,手机、电脑、网络成了我们办公、作业的“遥控器”,文字、语音、视频通讯、信息链接转载等“不见面”式交流成了我们工作的“方法论”.....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关心学生,我们关注疫情,我们坚守岗位,全面、扎实、有效、细致地完成各项任务。虽不在前线,但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高校辅导员的初心使命,诠释责任担当。“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是这个冬春之交最温暖、最有力量的话语;而在这个关键时期,“娘家人”的来信,也让我们倍感温暖和力量。“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我们每个人都尽心出力,添砖加瓦,团结战“疫”,中国奇迹必将出现。待春暖花开,我们万里相聚。
中德设计与传播学院辅导员梁佳楠:收到来信,倍感温暖。想到疫情开始到现在,作为一名辅导员老师,对于疫情防控的工作,时刻不敢懈怠,虽然在家里,也默默做好一个通知者、教育引导者和学生的心理支持者的角色。每天看到同学们在群里的健康打卡,心里才能安心。也收到很多学生宝贝的关心和问候,在这特殊的时期我们互相牵挂和支持着,我想这也是我成为辅导员的一种意义吧。我相信不会有有过不去的冬天,也没有不会到来的春天,相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
研究生辅导员李平:“娘家人”来信犹如冬日暖阳,让我备受鼓舞,倍感振奋。这个假期让我感觉到,作为生物工程领域的研究生辅导员,我是幸运的。幸运在于,我虽不能像医护人员、军人、警察那样奋斗在一线,但我有我的责任与充实;幸运在于,生物工程领域91位研究生每天都能配合我完成疫情信息统计、就业指导等任务;幸运也在于,每天收到学生的一个个“平安”回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守好生物工程领域全体研究生的阵地是我最大的愿望。截至目前为止,全体研究生健康状况均良好,这也是我希望的最好结果。我相信,在这场战役中我们一定能取得胜利,春暖花开日,让我们重聚在美丽的校园!
继续教育学院辅导员卢帆:今年的寒假是一个难忘的假期,在举国上下防疫一线的战场上,我们辅导员牵挂着在各地每一位万里学子的健康。学生们一句句“我在家,没有外出,身体健康无恙”成为了2020新年的一声声最美的祝福。目前是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在此时收到教育部思政司党支部致全国高校辅导员的一封信,让我们辅导员队伍倍感温暖。我们关心着万里学子,承载着“娘家人”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信任。我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更应该做好防控工作,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网络建设,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最优质的资源和保障。“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待疫情过后我们能相约万里,看风华万里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