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播报

宁波阳明心学研讨座谈会在我校举行

作者:系统管理员文章来源:{来源}更新时间:2020-11-05点击数:41

阳明故里,良知善治。113日下午,宁波阳明心学研讨座谈会在我校举行,市社科院(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院长、副主席童明荣主持,多位专家学者齐聚论道。我校作为主办方之一,党委书记蒋建军,科研部部长余丹,文化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志强,及文化与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语学院部分教师参加。

本次研讨会以“阐释研究阳明心学,书写‘重要窗口’文化篇章”为主题,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首席专家王永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海燕,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教授文炳,贵州修文阳明文献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杨德俊等8位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发表主题演讲,进一步挖掘阳明心学的时代价值,提升宁波优秀地域文化研究水平。

蒋建军在致辞中表示,学校非常重视阳明心学的研究、普及和实践,2015年成立了阳明博雅学堂,2017年还与宁波市企业家协会合作,共同成立了守仁学院,学校安排专项资金,组建阳明心学研究团队和教学团队,启动了阳明心学的研究和传播。

王永昌认为阳明心学在促进中国现代工商业发展、培育企业家精神上有重要意义。王阳明的人生经历,对企业家有榜样启示价值。

阳明心学的核心思想,包含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万物一体,对企业家精神也有积极意义。在他看来,可以将立志、勤做、改过、责善,作为现代工商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一条可以操作的重要路径。

张海燕发表了阳明心学与西方思想研究成果,他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既有别于仁,又是“求仁之方”。王阳明标举的道德主体性,兼顾了主体性与主体间性,他所云:“我所欲也,出乎其心之所欲,皆自然而然,非有所强,勿施诸人,则勉而后能”,充分考虑到我与你、我与我们之间的交互主体性的关系。

文炳将阳明心学的研究触角延伸到了海外,以“比较视域下的阳明心学海外传播与研究面面观”为题发表演讲,他认为阳明心学在海外传播与研究牵涉到的区域十分广阔,尤其是日本、朝鲜半岛、美国等地对阳明心学的研究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发展出了与原宗阳明心学既富有联系、又有自身本土化特质的海外阳明心学。

杨德俊是阳明先生的“资深粉丝”,对王阳明先生人品和思想的崇拜历时30年之久,前后12次考察阳明遗迹,行程4万多公里,考察阳明遗迹地130多个县(区),发现了鲜为人知的史料,如王阳明游四明山与汪叔宪《论四明山》、薛侃撰刻《天真精舍勒石》碑等。

浙东是文化的沃土,更是中国古代心学的大本营。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方同义阐释了阳明心学对浙东民间文化的影响。他认为,王阳明心学具有迷人的魅力、鲜明的特点:平等自尊、独立特行、简易直截、鲜活生动。

   “阳明心学为什么火?为什么牛?”中共宁波市委党校文化和统战理论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宁波市王阳明文化研究促进会秘书长郭美星生动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他认为可以从阳明先生“心物”关系的三重境界中找到答案,即格物致知:由行至知;心外无物:由知至行;万物一体:知行合一。

宁波市文化艺术与旅游研究院副书记、宁波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黄文杰谈了阳明心学与以阳明心学为重心的宁波学构建。他称,阳明心学是宁波地域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要实施学术工程、展示工程、素养工程、融通工程、品牌工程,来推进宁波学建设和城市文化发展。

我校文化与传播学院教授、守仁学院院长张实龙在演讲中提出,阳明心学能增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还能为文化自信输送营养,主要表现在开放包容、战略定力、做好自己、提升内功这四大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