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个月的心理委员、心理观察员系列培训圆满结束。全校两个校区、十一个学院的2015级与2014级新换选的心理委员、心理观察员参加了培训。这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为构建 “学校-学院-班级-寝室”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发挥学生骨干队伍的重要作用,推动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而开展的专题培训。
2015年心理委员与心理观察员培训采用“3+2”模式,3是指校级层面的培训,由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负责,包括心理委员角色定位和工作开展、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朋辈心理互助技术等培训内容。2是指学院层面的培训,由各二级学院心理联络员负责,包括学院特色心理网络介绍与心理委员交流、心理观察员学会观察、学会识别技术等培训内容。 各学院组织有序,培训老师认真负责,学生学习认真,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我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开展心理委员培训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常规性工作,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每年都会在10-11月开展。到目前为止,全校共有430名班级心理委员,5000余名寝室心理观察员,他们都接受过相应的专业心理培训,掌握了一定的心理干预技巧。